阿森纳官方球迷会OfficialArsenalCN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贴图]二十几年间,中国流行记录 [复制链接]

1#

1978年:   谈恋爱。此前整整十年,年轻人公开的约会被视为是可耻和堕落,他们只能用谈工作为由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一定是革命的敬礼,但在这一年,爱情开始与阶级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路,恋爱终于还给它本来目的

《望乡》,这部原名《山打根八号妓院》的日本电影对国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反响程度竟达到了北京电视台转播市民代表座谈会实况的地步。有人说:还可以有色情场面更浓厚的镜。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5:57:44编辑过]

TOP
2#

烫个“鸡窝”最时髦。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8年6月8日:虽然单调的灰色蓝色衣服仍然是标准的服装,但是妇女开始涌向百货商店,从有限的供应品种种选购衣料。在城市,新时兴的卷发和电烫发型(这些长期以来都被斥为资产阶级和西方的影响)北京排队最长的地方是理发店。

在街头出现寥寥几个外国人就必遭围观的年代,伟大的动摇了这个东方大国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游唱歌手艾敬在她的《艳粉街》里记录了这一幕: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他的裤子已经扯破,尊严已剥落,脸上的表情难捉摸。  25年后,我们对喇叭裤鼓掌。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5:58:20编辑过]

TOP
3#

1979年:    1.第一个电视商业广告。幸福可乐广告于3月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建交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硬派小生和他的板寸。《追捕》中高仓健凭着硬汉形象把充斥中国荧屏的奶油小生们(以唐国强为代表)打入冷宫。此后经常听见寻找男子汉的呼声:留着披肩长发,穿着皮靴,外表清纯,内心如火的真由美成了中国男青年第一代的梦中情人。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6:01:16编辑过]

TOP
4#

跳舞热。跳舞从电影中的故事里内蔓延出来,女青年们纷纷涌入涉外餐厅,抱着外国男人准确地踩着舞步,25年来第一代涉外婚姻就此播下了种子。 公共场所出现裸女画。北京新机场大楼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出现全裸的女性画像,要不是画的是少数民族,还略带抽象,估计有人恨不能立即把画家袁运生当作高级流氓送进秦城监狱。谁都得佩服北京人的精神,那么远的机场,能走得动的一半儿都去看了。

一吻定江山。《大众电影》作为当时唯一一本有彩页的娱乐杂志,在第5期的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和玫瑰》的接吻剧照,一个读者愤怒的给编辑部写了封信提出抗议:“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这一诘问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6:01:43编辑过]

TOP
5#

第一次时装秀。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亲率12名法国姑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

1980年:穿白色紧身衣的男子。上海芭蕾舞学校在湖南演出时,当地观众对舞台上出现身穿白色紧身衣的青年男子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这仅次于完全裸体。落幕时,一个很生气的干部打破了静默,他突然喊道:“这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6:02:07编辑过]

TOP
6#

西服出租。英国《卫报》1980年4月14日报道,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有一块牌子,写着“这里出租西服”,这迎合了人们喜欢穿外国衣服照相的爱好。橱窗还陈列着一些白色结婚纱照。但是,有一张照片旁边贴了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口号:“为了革命,只生一个孩子。”

麦克哈里斯旋风。电影《佐罗》的观众达到创纪录的7000万人次。但这一年最火的是《大西洋底来的人》的主人公麦克哈里斯,据说当时某单位评选先进典型,有的选票上竟填写了“麦克哈里斯”的大名。他的“麦克镜”可以写入未来的中国服饰史,游泳池里多了一种泳姿―麦克式。这部电视剧还使一项健身运动风靡全国,那就是飞盘。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6:02:28编辑过]

TOP
7#

新《婚姻法》和独生子女政策。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并经调解无效。中国人终于认识到“爱情灵魂”。

偶像时代来临     文革后的第一代青年偶像在这一年诞生,他们是: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歌星”一次替换了“歌唱家”和“唱歌的”。     邓丽君是一些人的梦中请人,对那些听惯了口号式歌曲的男女老少来说,邓丽君那情意缠绵,柔情万缕的歌声,让人情不自禁的“蠢蠢欲动”,刘文正和罗大佑带来了长达10年流行期的校园歌声,罗大佑更被奉为“音乐教父”。     《兰花草》的歌词源自胡适的诗作《希望》,随着胡适的暮年漂泊到台湾,然后又随着刘文正手中的吉他再一次流行内地。早恋的男生几乎都会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而听到的女生则会心有灵犀的宛然一笑。罗大佑1979年创作的《童年》举国传唱。紧跟着是《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你的样子》、《滚滚红尘》、《明天会更好》等.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6:03:01编辑过]

TOP
8#

1981年: 女排夺冠。时隔22年后,女排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后写就的光荣,女排姑娘成为大众偶像

文明礼貌。美联社1981年1月1日电,中国曾自诩为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如今报章却要教人说最基本礼仪之语,例如“请”、“多谢”、“对不起”。有个中国人说,过去的店员对顾客都会有礼貌地问:“您要买点什么呢?”现在则改为说:“你要什么?不许挑,不要就算了。”尤其是北京人,服务态度之恶劣到了举国尽知的地步。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6:03:37编辑过]

TOP
9#

好人和坏人并不见得泾渭分明。这是《加里森敢死队》的功劳。由流氓和罪犯组成的特工队在打击德国鬼子的任务中,显示了一种西方生活方式的魅力,成了叛逆的教材。

剃光头和学武风。《少林寺》有人看了5遍,甚至18遍。离家出走到少林寺拜师学艺的孩子不在少数,男孩子都梦想成为武僧。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6:04:46编辑过]

TOP
10#

女的温柔漂亮,男的英俊潇洒,除了哭哭啼啼的谈恋爱以外什么都不干。女孩子通常出口成章,男孩子总有一个富商老爸。双方因贫富悬殊而本能地相互敌视,进而在情感上互相折磨。女孩子通常人穷志不短,男孩子则甘心为了恋人抛弃万贯家业。最终,富商老爸被他们的纯真爱情所打动,灰姑娘终于修成正果,嫁入豪门。     第一批接触琼瑶的,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有人回忆起刚看琼瑶电影的感觉说:“恍恍惚惚,不知身在何处,第一次知道,原来恋爱可以这样谈!”但到了1981年,《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在水一方》…….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才正式征服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林清霞、吕秀菱(女孩纷纷效仿她们的中分长披肩直发)、秦汉、秦祥林等偶像席卷了内地。“像琼瑶小说里出来的姑娘”成了新“大众情人”。18年后琼瑶卷土重来,《还珠》系列再次风靡神州。琼瑶是惟一能“毒害”3代青少年的华人女作家。

1982年: 走上神坛的山口百惠。《血疑》是山口百惠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满大街“幸子衫”,“幸子头”、“光夫衫”、“大岛茂包”不仅让个体户赚个钵满盆满,也让中国大众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名人效应”。

[此贴子已经被夏日的风铃于2005-2-24 16:05:10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