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官方球迷会OfficialArsenalCN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森纳十大误解:枪手门票非最贵 最恨非曼联 枪手非伦敦第一 看球成本低 [复制链接]

1#
“枪迷关于阿森纳的‘十大误解’”一文,谨献给全世界希望阿森纳每场比赛都能拿下的枪迷们,希望每位枪迷们能在联赛休赛期间的国际比赛周,更多了解关于阿森纳在英国当地的文化信息和趣闻趣事。

(1)阿森纳球票是最贵的

似乎全世界的的媒体都在强调阿森纳球票价格高居世界第一,甚至曼城球迷上赛季为了抗议高票价退还了1000张客场票(英超每队客队球迷最多能拥有3000张客场票,曼城的客场球迷只是从09-10赛季左右开始形成的,之前几乎没有客场球迷,上赛季中段曼城几乎崩盘,所以他们舍弃1000张客场票找一个高票价的借口并不难理解,最不能理解的是,曼城利用老板的真金白银购买巨星受益后,竟然还批评其他球队用高票价进行经营养活球队的行为)。

作为独立撰稿人,笔者可以很客观的给大家证明阿森纳的平均票价实际上低于热刺平均票价。具体来说,阿森纳季票价格最低可以达到995镑,其中包括了19场联赛主场和前7场足总杯加欧冠主场的比赛,所以总共26场比赛。但是热刺比赛只包括19场联赛,售价总共大概为730镑左右。平均下来,阿森纳一场比赛门票38.26镑,而热刺球票为38.42镑,考虑到在西北部,利物浦大概700多镑的水平,高达38镑左右的利物浦主场票价应该是球迷最不能接受的。

从单场比赛角度来看,最便宜主场票价当中最高规格的俱乐部是切尔西,蓝军票价几乎不可能低于40镑。而相比之下,阿森纳则排在中下游,而最贵主场票价当中最高价格的是阿森纳俱乐部,票价几乎高达130镑!这也是为什么阿森纳被媒体抓出来批评的主要原因。

从联赛杯角度来讲,阿森纳联赛杯主场票价一律下层10镑,上层20镑,而曼联联赛杯主场按照联赛标准计算,给客队球迷的票价会高达40镑左右,而前几年热刺在联赛杯第三轮的比赛也给阿森纳球迷按照40多镑计算。不去看这些大球队票价,从小球队来说,诺维奇和南安普顿的球迷来酋长做客只需花费不到30镑即可,这些球队的球迷也高度赞扬了阿森纳的票价合理。

(2)枪迷英国死忠很多

在英国的公共场合,只要你身穿阿森纳的衣服,很多人都会上来跟你搭讪说他们是阿森纳球迷,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做到每场主客场基本都去现场观战的球迷,每个俱乐部乐观估计不足2000人,而能做到持有季票,起码每场主场都去的阿森纳5万季票持有人当中,估计起码50%不能每场都到。

英国足球环境是一个绅士和狂热结合的大环境,不像欧洲大陆,特别是意大利的极端球迷很多,再加上英国高度商业化的足球环境和看球成本,这也让很多球迷选择通过电视去观看阿森纳比赛。甚至是主场比赛,枪迷们迟到入场和提前退场的情况也非常之多,这也是酋长球场过去几年气氛比较差的原因。

而曾经去过酋长球场贵宾席的笔者基本发现,贵宾席上除了事务性的鼓掌之外,几乎就是纯粹的商业活动区域,而整个酋长球场也仅仅有北看台的3个区域,约1000位枪迷主场比赛日是站着一边唱歌一边看球的。

(3)09年盛传的一位美国枪迷每周从美国西部飞英国看球

前几年媒体盛传一位美国科罗拉多的枪迷每周末从美国西部飞来伦敦看球,一时间各路媒体都惊叹不已,而经过跟当地球迷的核实之后,真实情况是这基本上是个假新闻,不仅从经济角度没有合理性,从操作性角度也没有可能性。

笔者能了解到的最疯狂的,有一位移居瑞士的英国女枪迷每个比赛日到飞到各个球场看球,这也基本上是死忠枪迷们知道的每场比赛都能来看球的最远距离的枪迷了。而对于那个科罗拉多枪迷的传说,最好的解释便是,假设可能那个人是克伦克在收购阿森纳之前,派手下负责来伦敦监督阿森纳比赛日各种运营情况做投资分析和评估的。

(4)阿森纳球迷最仇恨的球队是曼联

笔者花了5年时间才真正能理解阿森纳和热刺之间的仇恨关系。虽然作为绝对优势群体,但因为在国内作为阿森纳球迷经历了和曼联的十年敌对关系,一开始来到英国很难理解当地球迷对于热刺球迷的敌意,但是在去过了三次白鹿巷之后,笔者可以用以下几个事实论据来证实阿森纳的第一大对手永远是热刺:

a.客场对热刺的比赛的噪音几乎可以保证阿森纳球迷走出白鹿巷球场的时候耳鸣是必然的,其他任何比赛日都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b.客场对热刺是最容易引发安全隐患的,从前几年身穿阿森纳球衣的球迷被热刺球迷群殴,到今年年初热刺球迷在球场出口路口处向阿森纳球迷投掷烟蒂,再到每次比赛结束之后多达一百多名的警察护送阿森纳客队球迷到最近的地铁站,北伦敦德比客场完全不是球赛,而是战争。

c.曼联在英国不仅是阿森纳的仇视对象,基本上是所有非曼联球迷的仇视对象,因为过去20年过于成功,培养了一大批没有见证过球队稍许失败的球迷,阿森纳和曼联的敌对关系已经被曼联和所有球队的敌对关系取代,如果能只选一只球队去仇视,阿森纳的选择必然还是热刺。

(5)“极度狂热”电影和小说是一样的,非常励志,非常真实

枪迷们膜拜的《极度狂热》,其实被分裂成了一本名不副实的小说和被过度改编的电影。首先小说中的阿森纳球迷,在80年代因为受不了阿森纳踢法丑陋基本已经放弃了阿森纳,只是在后来阿森纳复苏之后又回到了球迷阵中。这让很多当地球迷非常不屑,也有人抱怨作者只是为了用阿森纳来让自己获得名利。

而电影则是跟小说完全不一样的剧本,虽然没有体现出死忠球迷的生活最基本画面{电影里克林菲斯的角色最后竟然没有开车去安菲尔德尝试一下运气,而笔者认识的枪迷里,当年存在没有票花了5镑(当时的5磅相当于现在50磅左右的消费水平)贿赂了安菲尔德保安,结果成功获得了他们人生里最有满足感的一天},但是电影的爱情故事还是让电影非常受欢迎。

虽然没体现出死忠枪迷精神,和没有刻画出真枪迷的爱情生活不可能如此完美,不可否认的是,极度狂热的小说里还是描述出了很多阿森纳球迷比赛日里身同感受的故事。比如比赛前的心情、比如听收音机时专注的感觉、再比如比赛中对气氛的情绪反映。也许死忠的要求太高,这本书和这部电影虽然在死忠眼里不算完美,但还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阿森纳球迷参考读物和观影选择。

6. 阿森纳不是伦敦第一球会

切尔西还是阿森纳?谁是伦敦第一球会这个论题在最近十年不停地被英国当地球迷和世界各地的球迷们讨论和辩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鼻祖,英国人在审视足球方面可不完全是以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为基础去探讨的,尊重历史的英国人更加喜欢用“历史”+“现在”的两重标准同时衡量一家俱乐部在英国足球体系中的地位

按照上述两个标准采用列举对比一下:

a. 切尔西是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拿过欧冠奖杯的伦敦球队,更是在最近15年里包揽过欧洲传统三大杯赛冠军各一次。阿森纳只有一次欧洲联盟杯(1970年)和一次欧洲优胜者杯(1994年)。在欧战这个层面上,切尔西无疑是胜出的。

b. 在联赛方面,阿森纳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共拿到过13次联赛冠军和10次足总杯冠军,而且联赛冠军均匀分布在各个历史阶段,在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总数上仅次于曼联和利物浦。而切尔西历史上拿到过的4个联赛冠军有3个是最近十年拿到的,而7次足总杯夺魁中也有4次是最近10年的产物。在国内赛事上,阿森纳毫无疑问更胜一筹。

c. 除了纯粹的战绩分析,当地其他非阿森纳和切尔西球迷的意见也非常重要。排除热刺球迷和富勒姆球迷(两队分别是阿森纳和切尔西的德比死敌),以伦敦第四大球队西汉姆队的球迷的意见为主,铁锤帮们的主要意见是:切尔西最近10年的辉煌是建立在一个人金钱基础上而非经营基础上的成功,他们普遍认为阿森纳肯定是伦敦第一球队

d. 最后,再用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来看一下两队球队的对比:切尔西1011赛季中段掉队之后远赴桑德兰客场的切尔西球迷只有几百人,虽然今年在费内巴切也出现过阿森纳球迷仅仅几百人的尴尬情况,但是考虑到土耳其不安全,时间和资金等因素,切尔西球迷的弹性是更大的,相比较来讲坚持去现场看球的阿森纳球迷群体的流动性更小。

历史不是用来瞻仰的而是用来创造的,无论切尔西是不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壮大起来的,在足球层面上切尔西过去十年已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但是仅仅依靠十年的历史让中立球迷们改变阿森纳是伦敦第一球会的观念还差了一点。

7. 曼联客场票比水晶宫客场票需求量大

从市场供需关系角度来讲,因为酋长球场6万人的容量,一般情况下阿森纳的会员买不到主场球票的概率几乎为0。而对于阿森纳球迷来讲,客场球票的需求量之大几乎正常人难以想象。

总体来说,客场球票是只分配给季票持有人和各个官方球迷协会的,非季票持有人和非球迷协会会员一般情况下是拿不到客场票的。在英国拿到客场球票的方法很简单也很困难:打入本土球迷内部,让他们承认你是他们的一员。在融入当地球迷之后,对客场球票需求量的认识会更加清楚,笔者再次用几个数据来给大家:

a. 1314赛季曼联客场球票需要10个客场积分点;

b. 1011赛季布莱克浦客场球票需要45个客场积分点;

c. 1314赛季水晶宫客场球票需要20个客场积分点。

这背后的原因是:作为本地球迷他们每年都有去安菲尔德,老特拉福德和斯坦福桥的机会,而他们不是每年都有去赛尔赫斯特公园,布鲁姆菲尔德这些球场看阿森纳比赛的机会。作为死忠球迷,他们最在乎的无非于不要错过阿森纳在每个球场的比赛,甚至有很多老球迷“炫耀”的资本无非与他们陪着球队一共去过多少个球场。虽然笔者认为按照球场数量没有可比性也不能体现出死忠球迷实际上是不在乎球队在哪里比赛的,但这至确实是球票需求不合常理的最佳答案

8. 支持阿森纳是非常非常非常昂贵的行为

关于在英国生活的阿森纳球迷们一年看球的花销,笔者可以给大家用以下几个类别去分析总结一下:

a. 只看一部分主场比赛的球迷一年在球票上的花销大概在500磅到2000磅不等;

b. 英国国内主客场每场都去的球迷一年在球票上的花销大概是2000磅到4000磅不等;

c. 如果连欧洲客场每场都会去的球迷一年的球票花销大概在2500磅到5000磅不等。

按照现在国内土豪的标准,再考虑到一年有50到60场球赛,英国本地球迷看球成本实际上还算比预想的低。

9. 欧冠>联赛>足总杯>联赛杯

哪项赛事对于阿森纳来讲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欧冠大于英超大于足总杯和联赛杯。实际上,按照英国当地球迷心目中的标准,排位顺序应该是:

欧冠淘汰赛>联赛>欧冠小组赛客场比赛>足总杯>联赛杯>欧冠小组赛主场比赛

这其中的道理有三个:

a. 欧冠主场比赛安排在周中,上座率低,大家刚下班没有比赛日预热气氛差,而且一般情况下阿森纳欧冠主场比赛都是轻松获胜的;

b. 因为历史原因,足总杯和联赛杯在当地球迷的心目中地位比媒体上宣传的高的多;

c. 欧冠小组赛因为赛制关系并不受当地球迷青睐,相比而下一场联赛90分钟结束了没拿3分就是没拿3分,整个累积感会比小组赛结束之后清零抽签强的多。

10.同一场比赛每个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获得的比赛日体验是一样的

最后一个阿森纳球迷的误区是很少有人会真正设身处地理解和体会的:同样的一场比赛,在球场里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身份,在赛前赛后进行不一样的活动都会导致一场比赛日的体验不同。

笔者会用3个主要方面来证明这个论点:

a. 立场不一样。

作为一名球迷非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笔者深刻的体会过比赛日下面两个群体的感受:

(i) 球迷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多的观众群体,各行各业的球迷周末花钱来球场看球为的是让自己的周末增添可能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他们的反映是最自然最直接的最原始化的观众反映。

(ii) 足球从业人员

因为职业关系,专业的记者们需要在比赛前后在球场内部和媒体区给大家进行各种平面和多媒体的报道,所以比赛日他们是非常忙碌的也是要优先考虑到他们职业责任的。处于职业原因,他们一般情况下不能很好的享受比赛,比赛进球的关键瞬间也许正是他们工作中改稿子和进行现场报道的关键阶段,即使他们是支持某个队的球迷都很难花时间去像球迷一样放肆的庆祝。作为球迷,尊重和理解记者球迷朋友们在工作时间内的状态是最重要的,没有他们足球世界就没有了基本的信息传递,所以可以说他们牺牲了自己看球的乐趣给大家带来了更好的足球信息服务。

b. 比赛日球场外活动

英国人对酒精和足球的迷恋程度相信很多球迷朋友早就有所听闻,而酒精对足球比赛现场看球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是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经过几年的体验,笔者认为最好的比赛日赛前赛后三部曲是:赛前小酌一杯将自己带入比赛日气氛;中场休息如果心情特别好可以再来一杯,但是不是必须的;赛后赢了球必须在阿森纳附近的三大知名酒吧里跟自己的球迷一起唱歌一起庆祝再来一杯。如果是真心把自己融入阿森纳球迷群体中的,这赛前赛后酒精三部曲是不能没有的比赛日步骤。

c. 看球区域不一样

笔者每场比赛所在的北看台下层看台是阿森纳整个球场里唯一允许站着看球的看台,也是主场比赛日唯一有比赛日气氛的看台,整个酋长球场的气氛都必须也只能是从这几个看台开始发起的。酋长球场的设计非常完美,每个座位每个角度都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阿森纳比赛日视角感受,但是如果算上听觉和参与感,毫无疑问这个价格最便宜的区域可能是对于追求全方位体验阿森纳现场比赛的球迷来说性价比最高的区域。

阿森纳十大“误区”的论点和论据主要来源于笔者最近几年对比赛日的感受和跟英国本土球迷交流,不能保证所有的信息都是主流和正确的,欢迎枪迷们指正和探讨。
最后编辑37°2 最后编辑于 2013-11-19 15:10:10

TOP
2#

季票不到1000磅太可以接受啦
TOP
3#

最痛恨的是热刺,这个倒是真的……

当你成为某支球队的球迷时,你支持它并不是因为它的奖杯、知名球员、历史,是因为在它身上你认识到了你自己,找到了你的归宿之地。

有些人是一定要用骂去表达自己的个性,而有些人则是纯属为骂而骂,并不在乎你做了或做好了什么。
TOP
4#

更新下部分
TOP
5#

北看台下层看台是阿森纳整个球场里唯一允许站着看球的看台,也是主场比赛日唯一有比赛日气氛的看台,整个酋长球场的气氛都必须也只能是从这几个看台开始发起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