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想用一种方式来铭记这部由安东尼 霍普金斯主演的电影,它那种淡淡的岁月的忧伤和生活的无奈,全部凝结在安东尼的一个眼神里。而这种眼神,在你准备用文字来诠释的时候,才发现,它无法描画,无法说明,却深深的成全你所有的感情。
安东尼是伦敦的一个书商,他为人冷静 慎重 缜密 却又不乏乐观,女主角家住纽约,是一位潦倒的作家。他们的故事由邮购英国文学书籍开始,在书信往来中,他们慢慢的开始相互欣赏,进而发现,他们的思维 感情是如此的一致,可是他们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贫瘠年代,大西洋的存在一个直接结果是:他们无法见面。
女作家虽然清贫,却和安东尼一样,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希望。当她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居住在伦敦的一个人,和自己有着同样的思想和感情时,就产生了去伦敦的想法,她 努力写作以赚取稿费,同时搜集伦敦旅行的宣传单,她甚至写信告诉安东尼,如果一切正常,她将在英国女王加冕的时候,和他一起前去观礼。
可生活充满了意外,女作家的伦敦之旅的费用被迫用来支付了医药费,他们的近在咫尺的会面在生活的面前又变的远隔天涯。他们仍然通信,在每年的圣诞节,女作家就会寄去各种食品给安东尼和他的书店成员们,在女作家生日的时候,他们也会寄一片手工织绣的桌布。
只是,女作家再也没有攒够去伦敦的路费,安东尼也因为书店的惨淡经营而不敢有去纽约的想法。
他们的通信一直保持了40年,白发渐渐的爬上了双鬓,他们渐渐的老去,而他们对生活的信念相互支持着他们走下去。
一切好象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安东尼在参加了女儿的婚礼之后的一个星期,因为一个小手术感染而里开了世界,没有来得及写信和女作家告别。信是安东尼的妻子寄出去的,她告诉女作家安东尼的书店马上就要转售了,没有人会接着做这惨淡的营生。她也告诉她,作为安东尼的妻子,她很爱安东尼,也很羡慕她。每当安东尼收到纽约的来信时,眼中的欣喜是她从来不曾感到的,每每他读信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她都会希望信的寄出者是自己。而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她现在更多的感到的是,她们对安东尼一样的情感。她们是相通的,因为安东尼。
女作家看了信之后,在窗前站了好久,她试图点支烟,却点了好久。
因为英国文学,她爱上了安东尼,因为安东尼,她爱上了英国的电影,通过电影的画面,她触摸到了安东尼的世界,
她找到了多年前的宣传单,收拾了行装,终于踏上了伦敦之旅,她多年前的梦想,因为生活而蹉跎的梦想,在这么多年之后,终于,成为现实。
她看见了伦敦的一切。伦敦的街道,伦敦的树木,伦敦的路边的长椅,和悠闲的鸽子。
和她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样,只是没有了安东尼的气息。
梦想的实现需要勇气,伦敦的气息一样会消散的无影无息,只是你不见的会有实现的机会。
世事如是,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