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奥谢和弗莱切,是仅有三个代表曼联首发三十场以上的青训球员,可是奥谢和弗莱切先高后低的走势预示着他们很可能成为又一个布朗,直到26岁都没混出名堂。
最近三年,弗格森改变策略,学习温格掠夺世界各地的新星资源,可是效果远远比不上法国教授,没有一个人堪与杜尔和法布里加斯相比,甚至比起克里希和霍伊特等人也逊色不少。
曼联模式不如阿森纳
其实,法国教授非常“专一”,基本放弃英格兰本土人才,将球探资源集中在欧洲,围绕三个原则选材:身体灵活、速度快、技术好,据说这个标准来自亨利和阿·科尔。因此物美价廉的年轻黑人成为首选,打上主力的杜尔,刚刚引进的埃布、比较活跃的克里希、霍伊特、以及以前的彭南特等人都是这种类型,他们并不畏惧英超强劲的身体冲击,同时技术又胜过英国人,如果再能融入教授的战术体系,自然无往而不胜。
相比之下,“切尔斯基号”刚刚进入青年球员的搜索工作,莫里尼奥的青训方式很可能和温格相似,而且凯尼恩已经带来曼联版的种子俱乐部模式(如埃因霍温和本菲卡等),再加上阿布的财力,绝对威力惊人。
利物浦被老眼昏花、乌龙无数的霍利尔折腾多年后,终于迎来贝尼特斯这个著名的伯乐,不过经济和吸引力都一般的红军要重整旗鼓,还需要时间。
唯一可能抗衡枪手和蓝军的还是曼联,不过弗格森的青训政策并不理想,一方面苏格兰老头还想维持自己的本土情结,主要担当候补的还是英伦三岛的新人;另一方面又去世界各地掠夺资源,可惜并不能充分利用。而且,曼联独特的成才哲学也在经受时代的考验,弗格森坚持认为应该先长个子和技术,再锻炼力量,这个看法固然不错,吉格斯就是成功的先例,后来的奥谢刚出道也是麻往秆一根,后来在安特卫普锻炼半年后力量暴增,回来后甚至让菲戈吃鳖,可惜拘泥于此就影响成才,现在的小红魔从弗莱切开始,到伊戈尔斯、琼斯、斯派克托和皮克,都是身材高挑瘦削,走“麻秆”路线,很难在对抗激烈的英超站稳脚跟,可是现在的豪门根本不可能给人慢慢成熟的时间,只能希望本月下旬将租借到布莱克本的美国后卫斯派克托能走出成才的新道路。
英国媒体更担心的是,豪门的用人策略会影响英国本土人才的发展,前曼联青年队教练、贝克汉姆一代的恩师埃里克·哈里森回忆说,现在和十多年前最大的区别在于英足总政策的改变,一是无法像过去那样随意召入14岁以下的小球员,这样等到他们身体进入发育期且技术成型再去调教,为时已晚,而且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另一个是著名的1小时法则,即俱乐部只能找离训练基地1小时车程以内的学徒球员。曼联现任青训负责人科尔肖承认,如果要去购买一个被人认可的新星,可能要花上300万英镑的赔偿金,这是曼联购买巴萨的皮克和帕尔玛的罗西(本赛季初引进的两个17岁新星)经费的20倍,所以自然就把引援重点放在国外。
现在,切尔西和阿森纳都是这一政策的坚定实施者,里斯本竞技本周就抗议切尔西诱拐他们俱乐部三名U15的小球员,可是根据惯例阿布最多掏出100万就能彻底摆平此事,这么物美价廉的勾当肯定人人会做,中小俱乐部虽然还没有这样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可是如果豪门都不热心本土人才的培养,那么英国足球的未来肯定不会稳固。
托儿所系列
切尔西———特里
阿森纳———阿·科尔
曼联———菲利浦兄弟、斯科尔斯、吉格斯、弗莱切、布朗、奥谢
埃弗顿———希伯特、奥斯曼
利物浦———卡拉格、杰拉德、梅洛
米德尔斯堡———唐宁、麦克马洪
热刺———金
查尔顿———福琼、里斯比
曼城———巴顿
维拉———巴里、萨穆埃尔、亨德利
博尔顿———亨特、诺兰
朴茨茅斯———无
伯明翰———无
纽卡斯尔———埃里奥特、阿隆·休斯
富勒姆———雷曼
布莱克本———无
水晶宫———劳特鲁奇、沃特森
诺维奇———格林
南安普顿———无
西布罗姆维奇———无
(本赛季英超在青训营所在俱乐部担任重要位置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