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名 蓝风筝
◎片 名 The Blue Kite
◎年 代 1993
◎国 家 中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7.7/10 (482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7358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640 x 336
◎文件大小 2CD
◎片 长 134 Min
◎导 演 田壮壮
◎主 演 吕丽萍、李雪健、濮存昕
◎简 介
剧情:本片透过小孩铁头的眼光,反映了自1953年至1967年的大陆历次政治运动。女主人公是铁头的母亲陈树娟,—生际遇坎坷。第一任丈夫被错划为右派,在北方劳改时被倒下来的大树压死。好友李国栋为照顾铁头母子,成了第二任丈夫,但在大跃进后期的大荒积劳成疾致死。第三任丈夫是老干部.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批斗致死,她也被划成反革命分子。本片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
背景《蓝风筝》是第五代导演执导的电影当中最直面政治历史的一部作品,但由于影片有香港及日本资金.故得以日本影片名义参加国际电影节。曾获日本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但由于中国电影代表团为此愤而退出东京电影节,因此该片与导演所受到的处罚最为严厉。
背景《蓝风筝》是第五代导演执导的电影当中最直面政治历史的一部作品,但由于影片有香港及日本资金.故得以日本影片名义参加国际电影节。曾获日本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但由于中国电影代表团为此愤而退出东京电影节,因此该片与导演所受到的处罚最为严厉。
远逝的风筝:星星雨路评《蓝风筝》
蓝风筝
“乌鸦乌鸦在树上……”铁头倒在地上,嘴角还淌着鲜血,看着破落的挂在树梢上的蓝色风筝,耳边传来童年的歌谣,镜头拉了上来,仿佛要一个空镜头,给整个灰蒙蒙的城市一个全景,结束了,到那个动荡的年代就结束了。
围绕着一个家庭,故事就这么展开,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平凡的琐碎如沙。一顿家常饭菜,一阵闺房私语,生活一天天推进,人物也一天天成长老去。电影把镜头对准了树娟他们一家,围绕着老太太的四个孩子个人家庭悲欢离合,透过他们客观的展现当时的社会。要说主题太大太大,解放后对于右派的斗争持续不断,成千上万人被错误打成右派。等到彻底弄清错误时候,文革又开始了。导演化为对人性命运的刻划,淡淡地略去主观强烈批判,一切留给观众,等到电影散场后,再慢慢体会其中的沉重命题。
运动,运动
电影是一个运动的艺术,而这部电影就是描写运动的运动。从开始树娟和少龙结婚时斯大林逝世拖延结婚日子,到最后大运动文革的到来,人的精神世界始终动荡不已。整个中国当代历史的前半段就是一部运动史,浪费了多少的时间,浪费了多少的人力,浪费了整整几代人的青春岁月。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是运动的受害者。那三个男性,先后都在运动中死去,姥姥说“刚过上几天舒心日子,这又运动,又拖累了咱们的树娟”;大舅因为运动和女朋友永远分开,使眼睛得不到很好治疗最终失明;使小舅下放到遥远边界,最后只能娶个自己不喜欢但成分好的民兵队长。渺小的人物在运动的大浪中谁也抓不住绳索,被大浪冲的越来越远。运动,运动?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运动?显然作者不想再涉及到更加史无前例的文革,到了那里嘎然而至,前面的那些运动已经使这个家庭变得家不象家了,这些“右派”,“不积极分子”、“走资派”、“妨碍国家安全”的人在更加疯狂的运动中会怎样,已经不言而喻了!
风筝·铁头
风筝仿佛就是人生的比喻,一根细长的线牵动着在风中飞舞的风筝,那边还是随风荡漾,这边细绳已经飘飘剪断。于是风儿吹散了纸鸢,于是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只能挂在枝头等待暴风骤雨洗礼,于是只能残破。人生在世,没有重来,少龙没有回来,叔叔没有站起来,最后继父老吴也飘逝远去。经历了一生,后悔有多少,幸福有多少。这幸福与后悔正是在组成电影感情的基调。动荡的社会无法给人安全感觉,人总是有摇摇欲坠之感,唯有童年的铁头能冲破这种道德社会的制约,开朗大笑,爆发最原始的感情,儿童是最快乐的。
当成长的枷锁套在铁头身上,他幼稚的脸庞多了些许烦恼。在城里的家中,会透过窗子看外面的天空,会为母亲打抱不平。懵懂的知道了这个社会实质的吃人本性。是不幸还是成长的喜悦?特定的社会已经无疑给他这样的孩子烙上印痕,他怀念的是在管井时候的童年快乐,他怀念的是家庭的美满幸福,可一切都是那么残酷,跟随着母亲在动荡社会中成长,他唯一学会保护自己的就是拳头!当小侄女飞走了他的风筝时,原本以为他会发怒,但是他没有,平静的看着窗外枝头的蓝风筝,是的,孤独的他终于在城市的堡垒中找到了伙伴,风筝算是什么呢?只有躺在地上时才能看到那只残缺远去的风筝,这时风筝又开始象征了他的成熟。
其他
从电影一开始,我就想到了《城南旧事》,同样是大全景开场,同样是童年的话外音。只不过《城南旧事》色彩偏于暗淡青灰,扣合了一个“旧”字;而《蓝风筝》则偏重于灰蒙蒙的土黄色,不同于《黄土地》中背负几千年历史的沉重的黄,在这里黄沙覆盖了真实,覆盖的是良知,黄色俨然就是当时历史风化的结果!
第五代导演用寓言讲述了太多的传统历史,相比第六代对边缘人物刻划,他们更多的是普通百姓的遭遇,他们的边缘在于环境,在于历史社会的极端。从《活着》到《蓝风筝》,对于那段少数中国人不愿意提及的时期进行描写拍摄,没有歪曲,没有篡改,只想给大家一个真实的十七年,一个真实的文革。而某些人却因为顾虑强硬阻止,这是悲哀,电影与政治,在中国土地上扎根成长。对于隐晦的电影语言,他们一点都不陌生,他们陌生的恐怕只是电影究竟是什么作用罢了。整个民族艺术的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