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达喀尔拉力赛即将拉开大幕,对于所有热爱这项运动的人来说,达喀尔的惊险刺激将令人神往,对于那些不怎么关心比赛自身的人来讲,达喀尔的喧嚣热闹也令他们欣喜不已。“参与者的挑战,旁观者的梦想”,作为一种口号,其实是在暗示:拥有梦想的人应该参与,愿意参与的人拥有挑战。只不过,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不能穷尽全部拥有梦想的旁观者,因为看热闹的人,也许有梦想,也许别有所想,也许还有妄想。
妄想者就包括中国人。当然,不是采访达喀尔的中国人,不是挑战达喀尔的中国人,也不是真正关心达喀尔的中国人,而是一群想在“东方”复制达喀尔的中国人。之所以称为“复制”而不是“盗版”,是因为我还不确定达喀尔是否拥有自己的“版权”。也许这个名称有,但是拉力赛的比赛形式和拉力赛的体育文化应该没有,如果形式和文化也有“版权”,普及就成了窃取精神文明成果,那赛车运动等于是在自绝于人民。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区分,在欧洲人眼中,达喀尔和它产生的形式以及文化应该是一体的,一种跨越不同民族文化,穿越各种地形地貌,向车手身体和心理极限不断挑战的运动,让人们在艰苦、顽强、挫折、坚韧以及生离死别之中,去体会文明与蛮荒的诧异,发现宁静和幸福的价值。
只是可惜,分解达喀尔意义的不仅仅只有我一个人,还有一部分妄想者。他们看上了达喀尔这个响亮的名头,于是“东方达喀尔”诞生了。泱泱大国,地大物博,沙漠谁没有,戈壁谁没有,划上一块地方,拉上点人,投入点钱,一项比赛就此诞生——环塔克拉玛干拉力赛。虽然都是拉力赛,虽然都要穿越不同的地形地貌,但是没有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反差,环塔赛缺少达喀尔那种“文明更迭”的差异性和对比度,因此也就失去了跨国拉力赛的文化外在基础。另一方面,达喀尔每年拥有近600小时的总转播长度,可见这项运动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而赛车在中国的普及度远远赶不上欧美,几乎没有稳定且广阔的观众群体,而观众的缺失又让咱们的环塔赛失去了拉力赛的文化内在基础。内外皆无的拉力赛,就剩下一个“复制”过来的名头又能为之奈何?搞不好,还要影响人家达喀尔的声誉。
其实任何一项赛事都是由小到大,由默默无闻到备受关注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达喀尔最初创办的时候也没有借用其他名头。世界上任何拥有传统赛事的国家,任何拥有传统赛事的体育组织,在发起一项赛事的初期,所做的只是,确定比赛的风格,完善赛事的规则,逐步从外在形式和内在特征上形成一种独立的有吸引力的比赛方式,让其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或关注对象,真正创造“梦想”和“挑战”的一种实现形式,而绝不是只图一时效应的借机炒作,甚至挂羊头卖狗肉。这或许就是咱们堂堂世界第二金牌大国,时至今日,还没有一项能够“登堂入室”的传统赛事的原因。巴黎—北京拉力赛草草收场,香港—北京拉力赛中途夭折;立志想成为“第五大满贯”的北京网球公开赛,牛皮吹破了天,连响声都没有一个,当然了,如果你愿意想想,甚至还有那个似是而非的“东方英超”也在其列。幸好,日本与韩国早已举办了奥运会,否则,咱这“东方的第一届”奥运会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说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想起去年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一座悠久的小镇竟然想成为“东方的威尼斯”。我不知道将中国的小平房泡在水里,然后仍上几艘“冈朵拉”会是一种什么景象,不过我想,至少法海大师应该是不会同意这种“水漫金山”做法的。似乎,任何洋玩意儿只要加上“东方的”这个定语就能够体现“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的真谛,进而实现中西和谐,产生所谓“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难道仅仅只是“特”在“颜色”和“脸色”之中吗,如果如此肤浅,如此皮毛也能称之为魅力,那么这种“魅”只能是虚幻的“鬼魅”,而这种“力”注定不可能成为持久的“动力”和“耐力”。
这样,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东方的某某某”总是不堪一击了。其中最倒霉的估计要算是李鸿章,一个号称“东方俾斯麦”的人。德国的俾斯麦完成了德国统一,并实现了对外扩张,而咱们的“俾斯麦”只能亲手将台湾拿给甚至连“日本的李鸿章”都算不上的人。当然,这事儿不能全怪李鸿章,不过它起码可以说明两个问题。文化背景不同,相似毫无意义;民族性格不同,相并没有价值。文化不同,所以“西方的”和“东方的”差异就不仅仅是形式;性格不同,因此西方的名头就不能套上东方的内核。两者相结合,也就是换汤更要换药。我们可以比较“东方的”与“西方的”差异,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中国化”。“东方的”和“中国化”的实质不同就在于“化”有一个自己创造的过程,而“的”是直接“复制”,甚至“盗版”。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杂文——《拿来主义》。在“闭关主义”终结和“送出主义”流行的当时,这种“拿来”的强调很有必要,甚至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初期这种单纯的“拿来”也是必须,因为没有拿来就没有对比,没有对比也就找不到改进的方向。但是,当已经“拿来”30年之后,我们不能不想想以后到底需要怎么来拿,是拿个名头来装门面,是没拿到真东西就吹牛X,还是拿来研究人家为什么能够形成传统的持久和延续?体育也好,文明也罢,要形成影响力并具有长期的效益,“拿”远远不足,还需要明白“比”和“放”。如果“比”着不对,“放”着不行,还要主动的“拿回”,或者“放弃”。而且这种“比”和“放”具有过程性和反复性,也就是说,今天看着合适,明天也许不行,现在问题不大,将来后患无穷,而这又要求一个“验”的过程。
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然而,依然有人会选择“直拿直放”,为什么?因为政绩。“直拿直放”的关键不在“拿”和“放”,而在于“直”。“直”就代表“快”,立竿见影,手到擒来,拿者开心,放者满意,看者入迷。这是实现政绩的最快方式,也是最佳途径。慢慢比对,细细研究,好好实践,等到任期结束,要么一事无成,要么为他人做嫁衣,自寻烦恼,自找没趣。因此,“东方的达喀尔”拿来了,“第五大满贯”拿来了,“东方的英超”也来了,“东方的环法”同样正在预备筹划之中,而我们仔细看看诸如此类“东方杰作”的现状,你又会纳闷,怎么人家的万人空巷,“东方的”无人问津?很简单,别人的是传统,是生活方式,而“东方的”是“工程”,是“政绩报表”。
我们可以看到,环法、达喀尔等等传统赛事每年都会做出微调,并寻求逐步完善。组织者不仅“轻拿轻放”,而且始终在“拿捏”怎样才最合适,才能做到最好。原创者尚且如此,旁观者又当如何呢?做一个思考者吧,不要再做妄想者。梦想谁都有,实现的却不多。再回想一下达喀尔的口号——“参与者的挑战,旁观者的梦想”,旁观者是谁呢?希望不要是痴人,否则,那就成了“痴人说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7 13:53: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