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9名男单选手全部丑陋地在首轮落马之后,自然便把个人的焦点放在了谁来狙击费德勒夺得四大满贯中的最后一个(PS,这种不希望其得到全部大满贯的心理,源于对阿加西的信仰,个人看来,费德勒距离阿加西还有很远的距离)。毫无疑问的,这个责任便落在了纳达尔身上。而法网的赛事也转入了八强的角逐,真正美妙的盛宴从此刻开始――如同昨夜的比赛,红土天王纳达尔和澳洲野兔休伊特的对决。
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喜欢纳达尔,更多的是因为个人并不觉得除了纳达尔之外还有谁能有力地在决赛上给费德勒致命的一击。结果也在我的意料之内,直落三盘,刚满21岁的红土天王纳达尔横扫休伊特,下一轮面对刚从老将对话中脱颖而出的莫亚。
休伊特和纳达尔的比赛全然不是一场发球大战,双方的Aces都不是特别多,休伊特凭借自己在比赛中平均有180公里/时左右的一发时速,发出了8个Aces稍占上风。然而面对纳达尔其他更为致命的武器,休伊特显得无所适从。
决胜利器一:全垒打式的击球
有人说世界上最为完美的正手抽击来自于西班牙老将莫亚(看今天的胜利就能略窥一二)。作为同为西班牙选手的纳达尔,莫亚正是其良师益友。然而,年少气盛的纳达尔的臂肌比起莫亚,更加发达更有爆发力的缘故,甚至让他比莫亚更为出色。对于纳达尔几近完美的正手,休伊特也无比赞赏—— “他今天在底线相持时候正手回球质量很高,落点非常精准。而且我还没有办法利用自己的回球去压迫他,因为他的预判能力太好了,他早早就赶到了我回球的位置。”
对于休伊特来说,强劲精准的正手抽击为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然而,纳达尔的回球中蕴含的远远不止这些,纳达尔在他的正手回球中加了强力上旋,使球不仅沉重下坠,而且落点也很深,每次击球,都把休伊特往底线的深处赶尽杀绝,把其站位逼迫得更往后一些。相反他自己则站在距离底线较远的位置,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大张手臂,拉大引拍的动作。致使每一次击球都势大力沉。
决胜利器二:所谓于红土场上的“地利”
戏谑地说一句,野兔还是比较适合在草地上奔跑。作为中生代的休伊特,且不论岁月和伤病的折磨是否有削弱他移动的能力,然而这片场地,毕竟不是休伊特的天堂,在红土场,更应是被西班牙人和阿根廷人所适应——纳达尔就是生于西班牙这个大背景上的红土天才,更何况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正是年少气盛?这是一个极为显浅的道理:纳达尔比休伊特,不,他甚至比谁都适应红土赛场。
来看看在这片场地上,纳达尔是如何施展其曼妙的舞步吧:纳达尔凭借自己极强的预判能力和移动能力让休伊特的回球无法给其造成太大的压迫。即便是休伊特的大角度回球把球打到了纳达尔所处的另一边场地,纳达尔都能轻松赶到。加上纳达尔的身体条件出色,反应敏捷,以及红土场的特点――球速较慢,纳达尔在满场飞奔之际还能有时间去思考该如何给休伊特来一个刁钻的回球,我们还不禁怀疑,纳达尔能有如此的反应能力,是不是因为他的反射弧要比别人短上一截?与之相反的是,休伊特却被纳达尔势大力沉的大角度回球折磨得疲于奔命。
红土场本来就考验选手的耐力的一片场地,由于球速很慢,大力的发球在这片场地上并不能总是派上用场(很显然,罗迪克和这片球场的确相克)。加上休伊特休伊特也不是那种主动进攻特别具有侵略性的球员,因此纳达尔在利用自己的回球和灵敏的移动,很大程度上弥补自己在发球稍有的不足之处。这也是为什么休伊特Ace比较多,但一发和二发的得分率却比较低的原因。
决胜利器三:自信满满的心态
任赛前野兔如何地叫嚣,毕竟卫冕冠军就是卫冕冠军,纳达尔在心理上也略胜休伊特一筹。网球的技术统计上最能体现个人心理的便是非受迫性失误这一项。据赛后的技术统计,纳达尔总得分98分,但是其中过三分之一的37分则是由休伊特的非受迫性失误所贡献的。面对破发球点,纳达尔也比休伊特来得沉着,因而纳达尔才会有休伊特两倍的破发点得分率。(两人分别是2/6和6/9)。
休伊特打得最漂亮的一盘是第三盘,前面0-2的落后理应让他感觉到了背水一战的气息。那一盘,我们的确要欣赏休伊特能在最后时刻破掉纳达尔的发球局,并且在抢七局取得了领先,但正当我们以为休伊特在汉堡的那一场惜败当中所获得的经验将要发挥效用的时候,以为比赛将会更持久一些的时候,休伊特却不知道神游到何处了——是在思考那莫须有的第四盘么?反观纳达尔,那自若的神情可以和费天王的沉着所比美,抓住关键球,并且抓住了胜利。
冗长的146分钟,纳达尔的天赋崭露无遗,接下来,纳达尔将会迎来更为艰巨的征途,未来他将和莫亚争夺进入四场的入场券,这将是一场西班牙新老两代的巅峰对决,完美正手的强强对话,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