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球场让阿森纳变成商场巨人,却让温格成了球员市场的侏儒。
阿森纳的比赛日收入雄踞全欧第二(1.195亿欧元),去年下半年税前利润高达2800万欧元———但在球市上,阿森纳却是“德勤富豪榜”前15位之中,过去5年里在球员市场投资最少的。甚至仅仅在英超内部,“1亿俱乐部”的7支球会里,温格也叼陪末座。
新建球场让阿森纳背上了2.6亿镑的巨债,尽管债务转基金计划让阿森纳每年的偿债负担降低到2000万镑不到,但仍然从根本上影响了温格的转会计划。2006年球场落成后立刻为阿森纳每年净增5000万镑收益,但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落到温格的引援计划里。阿森纳的工资总额与其他三强差距不大,可工资上限却根本不能满足顶级球星的要求。切尔西已为英超确立了“10万周薪”的顶级标准,但在阿森纳,这个标准即便是留住队长加战术灵魂法布里加斯,董事会都还在犹豫。
阿森纳近年惟一的顶级球星收购———阿尔沙文,还是在俄罗斯人主动降薪到7万周薪的前提下才达成的。
在巨债当前的情形下不敢越雷池一步,抱残守缺的阿森纳董事会,经营理念上已比竞争对手落后一个世纪。更遑论在整个英超的周薪竞赛中,阿森纳坚持的薪金结构不变,直接破灭了温格高价罗致免费球员的幻想。在曼联能以高薪租借特维斯,切尔西纪录周薪得到巴拉克时,温格只能把主意打到价格低廉的小球员身上。
冠军杯半决赛如此盛事,居然是菜鸟吉布斯为枪手镇守边路,足以印证法国人的捉襟见肘。
而且,传统英式的经营保守,折射在商场上,也成了互损的恶性循环:成绩不佳导致商业开发受挫,经营利润空间有限又约束了球市投资,进一步恶化了球场上的竞争环境。
阿森纳近五年的球市投资和薪金总额上浮都是被动的应势而变,从未像曼联和切尔西那样有思路清晰的结构和战略。其余三强都有明确的远东甚至中东和北美的市场计划,阿森纳呢?指望每年到荷兰打个邀请赛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年营业额超过2.5亿欧元的阿森纳,商业开发收入甚至连里昂和沙尔克这样的二流球队都不如,足见其落伍的理念。
曼联在经营和管理两条主线相得益彰,府院之间只有小波澜,并无大风浪。阿森纳虽然同样朝堂肃静,两条事关球会生死的主线却是恶性循环———
枪手四年无冠,红魔四年三冠,这经营上的优劣,当然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