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个赛季的阿森纳,就像一个普通人的成长过程:童年时代对未来充满向往、青年时代满身创造力和锐气,成年初期一片光明,可是随后就陷入了中年危机:他们的天赋并没有消失,他们的理想并没有破灭,只是他们要兼顾的事情太多,无法一步一步坚实地走下去——心有旁骛的艺术家,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最是缺乏那股一往无前的勇气。倘若阿森纳从中场过后就以更为疯狂的进攻压迫切尔西,这场战事会走向何方?虽然这是事后诸葛亮的哀叹,可回想起这个赛季的阿森纳,与上个赛季的阿森纳,不由得产生何其相似的感慨!
温格在战事最紧张的时刻,暴露了他在战术指挥上的弱点,而拉涅利则在临场指挥上,借鉴了弗格森的成功经验。温格的毛病,发生在联赛主场对曼联的比赛中,最后时刻,1比0的领先优势,他在第77分钟、第82分钟和第85分钟连续换下雷耶斯、永贝里和皮雷斯三名进攻球员,如果从传统角度看,让吉尔伯托·席尔瓦和西甘上场增加防守厚度无可厚非,但是面对曼联这样一个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让永贝里和皮雷斯两个边路进攻大将下场,而西甘不是去增补中卫防守,却是在中场乱跑,直接给了曼联两个边路透气空间,最后进球,也是曼联在阿森纳左路找到的破绽。
联赛在局势大优场面下让曼联走出华容道,不仅让球队内部出现亨利劳伦纠纷的不和谐音,更因为亨利随后回法国队参加热身赛,消耗掉了最珍贵的一次恢复体能机会,这些都为足总杯落败埋下了伏笔。足总杯半决赛上,弗格森体现出了他临场指挥的老奸巨猾,全场落于下风的局面时,他没有在最后时刻用换人来强化防守,而是让贝利翁替换体能不济的小罗纳尔多,“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对阿森纳两个边后卫的压力,否则他们的反扑会更加凶猛”。三天之后,拉涅利用格伦夏尔替换帕克,正是和弗格森同样的道理。
华美的足球篇章,在4月6日这个夜晚被打上了一把巨大的黑叉,皇马和阿森纳双双出局,并不是足球的悲哀,球迷应该向拉涅利和德尚在战术布局上大师级的表现致敬。然而足球永远不是一项纯理性的运动,皇马的浮华和明显缺陷,球迷见仁见智。阿森纳在极尽绚丽之后,也走上了高开低落的道路,实在令人心痛,令人想起了70年代初唐·利维带领的那支利兹联,他们也有睥睨群雄的实力,却也因为多线作战而成就不多。更让人想起了90年代初乔治·格拉汉姆麾下那支“令人烦闷”的阿森纳。当时的托尼·亚当斯有一句名言:“我们喜欢那种被人逼入绝境的感觉,在后背贴上后墙时,我仍然坚信我们能顶过去。”那个的阿森纳丑陋而倔强,但百折不回的血性,却是真正的男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