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活力设的文章
笼罩在A股头顶上的9朵乌云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专栏作家Brett Arends日前发表的《华尔街又要崩溃了吗?》列出了10条需要警惕美股风险的理由,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中国A股市场和美股之间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也缺乏上涨动力。压制A股上行的理由很多,梳理一下大致也能挑出9条关键因素。这9条关键因素中的一些也许不会让市场感觉新鲜,有些或许也不会继续恶化,但这些“乌云”未散去的话,终究会让市场的上涨空间受限。
1. 通胀压力可能长期存在 通胀压力来自几方面:一是目前社会中有大量存量货币,统计数据显示,中国M1和M2数量自2008年1月至今不断上涨,分别从154872.59亿元和 417846.17亿元上涨到2010年7月的240700亿元和674100亿元。二是劳动力和能源等要素价格存在上涨趋势。三是农产品价格也因为周期因素和灾害天气因素供给减少。更要命的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仍不断向市场注资,短期内毫无停止迹象。通胀压力的存在给货币政策带来困难,如果选择紧缩货币政策,不仅可能打击尚且脆弱的经济,还会对资产价格形成冲击。
2. 经济数据仍无亮点 PMI、工业增加值连续数月回落,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虽然保持平稳,但没有加速上涨迹象。节能减排和缩减产能等中国政府的主动调控政策,很可能让工业数据维持弱势。房地产政策的严格执行收紧了开发商的资金链,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数据也缺乏超预期上涨的催化剂。
3. 极其严格的信贷管制 今年以来,除1月份新增信贷大幅增长以外,其他几个月的信贷增长基本没有超出市场预期。银行季末冲贷的现象没有了,换来的是农行为了控制信贷,暂停了8月份最后一周的房地产开发相关贷款的发放。而且银信合作产生的表外资产也被要求被转移到表内,银行投放信贷的渠道再收紧。中国的股市、经济和信贷增速密切相关,信贷管制的严格执行显然不会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然而,为了控制通胀预期和防止银行坏帐率上升,信贷管制的执行又非常必要。
4. 部分刺激政策效用开始减弱 这最明显的体现在汽车消费方面。虽然刺激政策仍在执行,但车市近来可不红火。此类耐用消费品使用周期长,一旦刺激政策透支了未来消费潜力,在国民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消费后续乏力很难避免。投资政策方面,4万亿元投资计划安排的满满当当,要增加新投资项目和原先的4万亿元计划同时进行,人力、资金都存在限制。原来的投资计划可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但超预期可能性不大。
5. 房地产调控效果尚未到位 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成交量开始回升,杭州万科楼盘价格逆势上涨。这些迹象对地产股本身来说是基本面利好,但中国政府屡屡表示将坚决执行和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市场又担忧起二次调控。如果中国政府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地产股的表现难免会对股市造成压力。根据历史经验看,地产政策的敏感期,股市表现都不是很好。
6. 地方融资平台的窘境 地方融资平台的情况已经清查完毕,规模没有超预期。根据现在的政策基调,似乎要确保这些资产坏账率不会提高,风险暂时不大。但为了控制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很可能不会再有大规模的融资,地方建设的动力会受到束缚。
7. 市场结构性泡沫开始显现 虽然A股整体估值不高,但市场内分化严重。最近这轮反弹虽然一开始以估值修复为名,但到后期彻底演变成概念股炒作为主。权重股因为缺乏基本面支撑,估值在低位徘徊,而概念股估值却不断升高。根据平安证券的统计,目前电子元器件、农林牧渔、餐饮旅游和信息服务板块市盈率超过50倍。这些板块分别涵盖了物联网、3G、通胀和网络等概念。目前市场之所以还不算十分弱势,就是因为这些概念股在活跃,但概念股估值高企,万一泡沫破灭,市场存在下行风险。
8.A股市场融资压力不减 无论经济转型、资产整合还是推动经济继续发展,都离不开融资需求。信贷管制,间接融资空间已经不大,上市直接融资便是最好的出路。这就是今年天量IPO的背景。银河证券研究显示,下半年股票市场融资压力约为4400-4700亿元。上半年主板融资以增发和配股为主,下半年主板压力可能大于上半年。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股票供给压力不减,价格压力自然也将存在。
9. 外围经济风险增加 最近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美国经济如果再陷泥潭,中国很难独善其身。2008年的经历已经充分证明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新兴市场不可能摆脱发达国家的影响。另外,美股的下挫也将对A股产生心理层面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