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入产业集团将不再是央企科研院所的唯一出路。
本报获悉,由于新上任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央企整合思路上悄然生变,作为目前整合重点的科研院所,其重组路径将由以往的并入大的产业集团改为独立存在或横向重组。
这也意味着此前计划的央企年内整合到100家的目标难以达成。
科研院所的命运
“国资委的最新想法是,科技型央企中设计类的央企如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国建筑(3.52,-0.18,-4.86%)设计院等未来的重组方向将仍被重组进大的产业集团,但是研究类央企未来单独存在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位接近国资委人士透露。
此前国资委在1月份召开的中央企业重组沟通会上曾要求,上述科技类央企必须在上半年提交各自的重组方案。据悉,当时选择进入大的产业集团几乎成为他们的“统一动作”。
不过,这一切随着国资委新主任王勇的上任正在发生变化。
目前,在国资委监管的122户中央企业中,科技型央企在10家左右,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这10家央企中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三家设计类央企的重组方向已定,将分别进入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葛洲坝(10.47,-0.93,-8.16%)集团三家产业集团,目前相关的重组工作正在进展之中。
而对于剩下的研究类的中央企业,除了目前已经找到“婆家”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外,其余的大部分研究院所单独存在或者横向整合的可能性较大。
此前国资委为科研院所划定的重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类是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国资委的态度是鼓励转制的科研院所并入大型企业集团,而另外一类是集中度较分散的行业,国资委此前对它们的态度是暂考虑单独保留,或者考虑与同行业的科技企业横向联合重组。
尽管后一种模式更得到企业本身的青睐,但是并未成为科技型央企的重组路径的主流。过去几年科研院所的重组还是主要以“大”吃“小”为主,例如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沈阳化工(9.69,-1.08,-10.03%)研究院进入中国中化集团等。
天强管理顾问总经理祝波善表示:“央企整合的难题之一便是领导班子的安排,两家科研院所的横向合并,领导班子的安排难度更大。”
同时他表示,现阶段研究类央企独立存在对企业本身应该说是一个利好。“一方面因为大部分剩下的科研院所都是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的,需要承担行业共性研究的作用;其次还有一部分科研院所例如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企业本身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产业化也做的比较好,如果被重组到某家央企,成为该企业下属的研发中心,反而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100家难成
科研院所重组思路的生变或将拖后央企重组的进度,年内100家的目标或将不能完成。
此前,国资委曾经将2010年作为一个时间点,并承诺到2010年末央企的数量将要由成立之初的196家减少到80-100家。
按照目前国资委监管的央企还有122家的现状,也就意味着未来还有22家央企将被整合,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体量较小的科技型央企。而从此前国资委公布的2008年央企分户运营情况可以看出,科研院所的资产量、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规模中所占比重仅为1%左右。
“如果单纯是为了数量的减少,重组的重头肯定会落在这批力量较小的科研院所身上,这也是为什么此前这些科研院所急着为自己找‘婆家’的原因。”上述国资委知情人士表示。
不过,据了解100家这个数量将不再是未来央企重组的关键词之一,据悉王勇到任后曾在主持重组工作专题会议上指出,央企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不变,但具体进度“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国资委内部人士将此话解读成:“年底100家的目标将不再是硬性目标,数量不再是关键指标,有效稳妥的推荐才是关键。”
对于央企重组股属于大利空,再加上洪都航空的大股东绝情声明,最近的军工及其他央企重组股短期内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