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官方球迷会OfficialArsenalCN

注册

 

返回列表 «6667686970717273» / 20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应E傻所邀,开个股票交流贴 [复制链接]

691#

A股历经近20年的培育,逐渐长大成人。不仅拥有——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明年还要迎娶“国际板”。   众所周知,国际板就是中国正推进境外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这些企业在A股上市后因其“境外”性质被划入“国际板”。   近日,国际板推出的言论呼声再起。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板的推出似乎已呼之欲出。11月27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第二届北京律师论坛”上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推动国际板的建设;事隔二日,11月29日,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在“中俄金融合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中国股市能尽早推出国际板。   证监会、央行两位官员纷纷对国际板高调表态,让市场揣测国际板或将成为吸引剩余流动性的“池子”,通过IPO这一“阀门”弱化流动性的冲击。现在的问题是,国际板到底何时推出?又会以何种方式推出?推出后对流动性又有何影响?   为此,《投资者报》记者于12月7日先后采访了摩根士丹利亚太区前首席经济学家、现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分析师桂浩明等权威人士。   在他们看来,明年推出国际板可能性很大。“事实上,国际板的推出时间跟A股点位没多大关系”。国际板推出后,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也有利于减轻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国际板是个新“池子”   眼下,美国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欧洲也扩大印钞规模应对欧债危机,外围流动性泛滥,大量热钱囤积香港;与此同时,国内却是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物价高涨、房价高企、股市等资产泡沫也在不断被吹大,面临这种过剩的流动性,除了货币工具外,中国政府迫切需要其他市场吸引过剩的流动性资金。   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多的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将通过总量调控对冲热钱,把短期投机性资金放进一个“池子”,等撤退时将其从“池”里放出,从而避免冲击实体经济。   11月12日晚间,央行副行长马德伦首度公开解读了“池子”概念。他称,“周小川行长所提的池子是一系列政策组合。”按照这一解释,“池子”既包括对流入资本的外汇管理,也包括存款准备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如此看来,“池子”只是针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而采取的管理外部资本流入的一种手段,也是应对输入性通胀和抑制国内通胀因素的一些措施。事实上,将过剩流动性放进“池子”的方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流动性过剩始终是造成目前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为此亟须一个“蓄水池”来疏导。不过,关键是筑池何处?   上述受访专家大多认为,房地产与股市目前不是“吸金”的理想场所。因为房地产作为居民积累财富的一种重要渠道,由于调控因素的影响,其吸收能力也将暂时受到抑制;而股市,央行不会将资本市场作为“收放”热钱的池子。因为若有意将热钱引入资本市场所造成的资产泡沫,对经济的损害是十分明显的。   不过,他们也认为,吸纳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开设国际板正好符合上述需求,可以考虑通过国际板分流部分市场资金。而一旦推出国际板,意味着资本市场的资金容纳能力大大提升。   “通过国际板疏导流动性是个不错的途径,中国储蓄高利息低,多余的钱没地方去,国际板开通可以分流部分资金,也可以减轻通胀的压力。”谢国忠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谢国忠同时表示,推出国际板意义非凡,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提升。而且,让奔驰、宝马、微软、可口可乐等百年老店来中国“安家落户”,让国内的投资者分享这些世界级大公司的利润。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也表示,国际板推出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引导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当然,这个对外开放应是双向含义,不仅是我们走出去,也要把国际上的好公司引进来。中国证券市场过去侧重于走出去,现在国际板推出,将在某种意义上推动引进来的工作。   不过,桂浩明却表示,从完整的市场建设角度来说,开设国际板不应该只是开放海外企业来上市,同时还要引进国际投资者,国际板这才真正名副其实。   在桂浩明看来,国际板之有别于其他板块,就是允许非在本国注册的公司以某种形式上市,而如果上市以后甚至还不让其注册地的投资者参与交易,显然不合情理,也不合国际惯例。   或于2011年亮相和A股点位无关   何时推出国际板?是2011年,还是像创业板推出似的千呼万唤后已过10年?大家目前最关注的是国际板推出的时间窗口。   事实上,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推出国际板是非常重要的。上述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人士普遍认为,明年初国际板相关的“游戏规则”必会浮出水面。另外,随着筹备工作成熟推进,国际板有望明年正式落地上海。   上交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11月12日在第六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表示,目前国际板正在紧密准备之中,暂时还没有时间表,待条件成熟之后会推出,他表示,“个人预计一两年之内没问题”。胡汝银还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应包括相关规则成熟、市场认可和监管层认可。   对于推出时间,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在12月1日也曾公开表示,证监会支持促进国际板的推出,目前未有确切时间表,各部门仍需进行内部协调,并表示“希望国际板能够在明年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中有一种说法,“国际板错过了最佳推出时机”。而这个最佳时机就是上证指数曾在2008年10月28日创下1664最低点。   对此,谢国忠与桂浩明却认为,“国际板推出时间跟A股具体点位没多大关系,他们之间不存在这个问题。”   另外,目前很多市场人士猜测国际板迟迟不出来,可能存在技术性的问题。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德地立人就表示,目前推出国际板可能遇到的障碍是“最后的技术性问题以及面对创新的过程中可能缺乏决心”。   但谢国忠却持相反观点。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对于国际板的推出,不能从技术层面去考量,而应该从国家战略层面去考虑,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这是好事,就应该推出。”   桂浩明也表示,开设国际板已是大势所趋。但他同时却认为目前推国际板不合时宜。在他看来,国内股票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包括发行机制与定价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等国内股票市场真正完善后,再推国际板比较好。”   上市规则应该简化   记者获悉,海外公司到中国本土上市的意愿很强烈,如可口可乐、汇丰银行,它们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做得非常大了。联合利华早在6、7年前就公开表示想要在A股上市,后来陆续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也表示过这个意愿。   究其原因?因为这类企业在中国上市有两大方面的好处:第一,上市可以提高它们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第二,企业可以直接获得人民币资金,为它们在中国扩展业务提供很大的方便,而且没有外汇风险,这两方面的好处都非常直接。   目前,大多市场人士关心的是,国际板IPO资金募集是采用人民币还是外币形式?是直接发行还是发行存托凭证的形式?“无论最终管理层采用何种方式推出国际板,都得按照国内的法律标准来制定。” 桂浩明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对此,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上述论坛上表示,目前证监会正在加紧研究推动国际板建设,着力解决相关法律问题。姚刚表示,国际板的建设首先要解决法律问题。他说,《公司法》、《证券法》在2006年修法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境外的公司到境内上市这种情况。如何去规范这类公司,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针对这项新业务的法律规定。   而从目前情况看,上交所酝酿的“国际板”将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发行方式更倾向于直接发行A股(即首次公开招股)。   “国际板刚推出不要搞的太复杂,直接发股票的形式最好,一步到位。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企业筹集资本,为投资者获取投资报酬服务。直接上股票,有利于企业融资,也有利于投资者投资。” 贺强也建议道。   不过,滕泰却建议国际板不妨从B股开始,建设中国美元市场。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以B股市场为基础来建设国际板,既可以解决B股市场的出路问题,又可以减轻外汇储备的压力,让大家来购汇,去投资B股。   同时,在滕泰看来,B股市场和A股市场定价本来就不一样,和H股也不一样,所以冲击不了A股市场。而搞一个人民币的国际板,人民币国际板会产生新的定价问题。   另外,有证券业内人士还建议,国际板的新股发行定价应该真正市场化,应与国际市场相接轨。其理由是:第一,参考这些股票在国外市场的发行价格;第二,是不仅要参考其当前的价格,还要和半年或一年内的平均价格综合起来考虑;第三,也可以考虑定价发行的模式,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一般应控制在10倍或15倍以内。   对于发行审核,贺强建议不要太复杂,刚开始推出越简单越好。在规模上,国际板也要循序渐进,一开始规模不要太大。   另外,方星海也表示,国际板的挂牌审批程序有望比国内市场较为迅速且简单。   释放“热钱”压力   推出国际板可减轻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胡汝银近日就表示,推出国际板,可以缓解国内过剩流动性,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助于回归的红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主动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   记者注意到,我国流动性最大的问题是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使得流动性难以有效吸收。而目前所采取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是基于短期内无法找到其他途径的不得已的做法,只是当前吸收流动性的一个救急办法。   为此,有专家指出,减少流动性的根本之策是要消化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让央行的资产负债瘦身。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2.64万亿美元。而央行资产负债为3.72万亿美元,比美联储多将近1.5万亿美元。而通过目前的政策只能将流动性回流央行,这无疑在不断增加央行的资产负债。这就使得我国央行被动超发货币的问题无法得到实质解决。   而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激增的背后,热钱的流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板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流通性过剩的问题,尤其是热钱带来的流通性压力。为此把国际板当作对付国际热钱的理想‘池子’是必要的。因为国际板确实能起到对冲外汇占款的作用,能缓解热钱涌入的压力。”谢国忠说。   事实上,我国现在外汇占款那么多,如果国际板的外资公司完成人民币融资后,通过兑换成外汇拿到境外发展业务,能对冲相当一部分外汇占款。   根据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月当月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人民币,刷新30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同时,按照“新增外汇占款—贸易顺差—FDI”的残差法计算10月份“热钱”规模是9月的2.4倍。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分析也认为,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额外流动性的因素,外资流入中国出现加速的局面。分析今年外汇占款增加速度的变化,这种迹象非常明显。在5、6月份欧债危机的影响下达到了年中低点,每月外汇占款增加只有1000多亿元。之后,外汇占款增加速度稳步回升,据莫尼塔投资估算,如果四季度单月外汇占款增加速度和9月份增量一致,那么今年的外汇占款将增加2.8万亿元。而2011年外汇占款规模有可能达到3万亿元。   从以上可看出,我国存在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亟须一个解决办法。而受访专家大多认为,把解决外汇储备分流的任务交给国际板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
TOP
692#

我所关注的智能交通概念今天继续强势表现,海兰信涨停,带动四维图新,启明信息等表现强势。
TOP
693#

厦门信达是否突破盘局,成为物联网崛起之新龙头?
TOP
694#

智能家电概念002402和300131,此板块属于物联网终端,盘小绩优,且有高送转可能,300131走势更强劲。
TOP
695#

作为老牌绩优股,海油工程近两年来的业绩却持续低于市场预期。连续两年业绩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收入与毛利率的下降,2009年公司的毛利率由20%下滑至12%,2010年公司收入由139亿元下滑至82亿元左右。2011年后公司有望迎来收入与毛利率双向提升: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海油工程的海洋工程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3%;考虑毛利率逐步恢复的因素,毛利的复合增长率可达32%。   收入增长:中海油“十二五”规划指出,其自产油气将达8500万-10000万吨,较2010年同比增长70%-100%。与此同时,中海油开发投资同比增长将在100%以上。由此,推导出“十二五”期间海油工程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3%。作为国内唯一的海上油田建设的总承包商,公司必将从中海油庞大的开发投资中充分获益。毛利率触底回升:公司将接收数艘核心工程船舶,未来高价租船的比例将大幅降低。预计随着“十二五”中海油庞大的开发规划,公司产能扩张到位,毛利率有望在2年内回到正常水平。由此,推导出“十二五”期间海油工程毛利复合增长率为34%。   此外,中海油给予公司的项目定价将有所上调。资本开支高峰已过,产能具备只待任务量快速增长:自2007年开始,公司进入产能的快速扩张期,随着深海MPV船的开工建造,即将打造完成全套的深海建造安装能力。目前存量固定资产结合在建工程足以支撑公司实现200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深水业务提升估值:“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利用3-5年时间使自身逐步具备深水能力。而中海油总公司深水勘探开发的战略目标是——深水大庆,即2020年总产量5000万吨油当量能力。南海深海油气田储量增长长期前景光明,可确保公司2015年后的收入增长,即使深水开发在短期对盈利贡献有限,但可提升公司的估值。预计公司2010-2012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1.53亿元、111.86亿元及145.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6%、37.2%及3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41亿元、9.7亿元及15.71亿元,同比增长-55.1%、119.8%及61.9%,折合每股收益0.114元、0.25元及0.404元。预测公司“十二五”期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50.5%。海油工程正处于业绩拐点期,即将进入长周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公司的增长潜力巨大并且明确,建议关注。
TOP
696#

据相关专家介绍,"十二五"期间,物联网重点投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十大领域,其中"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预计到2015年将形成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据悉,按照原定的时间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在元旦前后出台。  据相关专家介绍,十大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   十大领域中智能电网的投资总额最大。据悉,自2009年开始至2020年,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将分为三个阶段发展,从初期的规划试点阶段到"十二五"期间的全面建设阶段,"十三五"时期的引领提升阶段,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规模约4万亿元。2011-2015年为规划的全面建设阶段,此阶段投资约2万亿元,2016-2020年智能电网基本建成阶段的投资1.7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5到10个示范城市,形成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其中传感器100亿元,系统和试验检测700亿元,芯片、中间件和集成模块及设备产业的产业规模600亿元,工程实施、服务开发系统和运维600亿元。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10月28日出席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时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据悉,发改委已委托中国工程院组织专家编写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已经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到"十二五"的专题规划,现在正在积极研究和推进。   另据了解,目前智能交通每年以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在增长,专家透露,"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交通运输管理将达400亿元。   专家还介绍,目前智能电网的主要项目应用有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电力设备运营状态检测、电力调度应用等。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主要应用于在车辆信息通信、车队管理、商品货物监测、互动式汽车导航、车辆追踪与定位等。
TOP
697#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卸任,估计三网融合被广电逼的不行了,光腚总菊牛逼。
TOP
698#

锂电板块卷土重来,持续性尚待检验。
TOP
699#

前不久有人提过S板块的机会,SST中纺涨势果然喜人,消息股,不是我能琢磨的,只能远观了。
TOP
700#

本周五又是12月股指期货结算日,不排除下半周利用压力位打压股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