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的未来如何?
英国足坛挚爱的阵型并未就此衰亡 – 不过世界杯证明了4-4-2的前景渺茫。
4-4-2会成为明日黄花吗?
这届世界杯上某些红极一时的旧宠们表现不太好– 给Nike做广告的众星,马塞洛·里皮, 以及对非洲的某些成见 – 但是论混得惨的话他们谁都还比不上4-4-2阵型。当连它的老朋友迈克尔·欧文都开始对之产生怀疑的时候, 这个统治了英国足坛40年之久的阵型前途真的很暗淡。
上周约翰·克鲁伊夫也掺和了进来 – 这倒并不特别奇怪,他毕生的足球理念是4-3-3 – 他指出“人数上无法相配”,并且解释了三线直线站位不能有助于创建传球的三角。已经形成的一种公理是:在同等条件下,三角站位总是优于直线,克鲁伊夫式的比赛总是建立在创造三角进攻的基础上。而 中场W站位的4-2-3-1阵型总是伴随着互成连锁的三角阵型。
这就引发了一个疑问,如果4-4-2的劣势如此明显,为何又能存活如此之久呢?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说克鲁伊夫说得是他所偏好的足球,这是一种建立在控球,压制上的足球,这也是决赛开赛前他甚至欣赏西班牙队要多过荷兰队的原因。这是比赛的一种方法 – 近期巴塞罗那与西班牙国家队的胜利证明了这是成功的一种途径 – 但这显然不是唯一的途径。本届杯赛很好地证明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偏爱短传渗透,技术流的打法,很多人都偏爱更有活力,反击型的打法,比如德国队。
三角站位仅仅对于寻求控球权的队伍而言才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喜欢混战的队伍来说, 4-4-2 会极为有效 – 著名的“两道防线,各四名球员”长期以来似乎成了英格兰球队征战欧陆客场的法宝。上赛季富勒姆证明了这套打法依然能够拥有多高的效率。中场线恪守与四后卫的距离,极度压缩对方进攻中场或者前场的锋线的操作空间,同时也使得对手极难渗透。如果你得球时总是在对手球门35码外的话,创造多少个三角进攻机会都没有用。
回想下2001年杰拉德·霍利尔的利物浦客场与罗马的比赛,欧文和罗比·福勒孤军深入前场,通常与中场线保持着50码的距离:先严防死守,确保不丢球。然后如果有可能的话,正如那场比赛,由欧文偷两个球,那是额外之喜。再回想下欧联杯半决赛富勒姆与汉堡的比赛。
斯洛文尼亚在预选赛及本届世界杯上的打法,尽管控球稍有加强,但并无不同,尤其是泽拉坦·柳比扬基奇顶替了泽拉科·德迪奇后。相比德迪奇,柳比扬基奇更偏技术型,完成进攻能力更好,但他既不积极也没有寻找机会,至少是对英格兰的比赛里 – 斯洛文尼亚打得如此谨小慎微,甚至让人怀疑有没有人告诉他们Stan Mortensen 和Tom Finney(译注:都是英格兰历史上的球星)早就退役了 – 瓦尔特·比尔萨在右路的几次突击成了唯一联系中场与进攻球员间的纽带。
萨基的压迫式打法及现代足球的空间延展
因此 4-4-2 作为一种反击型阵型仍然有市场,而这也是阿里戈·萨基这位有史以来最主动的教练所偏爱的阵型。尽管是这个阵型的防守属性成就了他。80年代末期米兰的强大就在于其压迫性,萨基要求在没有球权时中锋与中卫间保持25米的完美距离。他们压得非常靠前,4-4-2的意义就在于4名中场能各对应地保护4名后卫,以免其孤立无援(后卫身后巨大的空间相当需要注意)。
萨基并不过多考虑球权。我最近观看了1989年欧冠半决赛第二回合米兰 5-0 胜皇马的比赛,他们丢掉球权的次数之多(相对而言)令我惊诧。马德里在很长时间里都有着控球上的优势,但却完败与萨基球队的活力(尽管5-0的比赛仍然有些夸张)。或许事实是这样,如埃伊尔·奥尔森(译注:Egil Olsen ,前挪威主教练)在一篇更加务实的文章中所述,球队必须在控球优先与保持场上站位间进行取舍。
压迫性仍然是比赛的一部分,巴塞罗那与西班牙国家队都将强压迫性执行得很好,但是如今由于越位法则的宽松化使之执行起来更难。有效的比赛区域扩大了,其结果造成三线阵型日益被四线阵型所取代。
也许你可以想象,如果球员们能够拉的下面子(如果本赛季罗伊·霍奇森想把富勒姆那套移植到利物浦的话,他可能会面对这个问题),俱乐部球队还是有可能被打造出高效压迫的4-4-2打法的,但是要取得那样的纪律性是很累人的,沉闷单调的过程连当年的米兰在坚持了三个赛季后都无法继续;在越位法则变更后这变得很难执行,而现在伴随着球员对俱乐部的影响力加大,更是难上加难。而在国家队角度,球员们一起的时间受限,且受俱乐部任务之累,根本不可能这么打,这点连萨基都不得不承认。
4-4-2 未死
本届世界杯平淡地让4-4-2的问题暴露无遗,并不仅仅是中场人数劣势的问题;随着比赛有效区域的延展,身前和身后的空档使得中场线暴露了出来。防线与中场间的间隙恰好是德国大胜英格兰的比赛中梅苏特·厄齐尔利用的空间,(而这一空档,正像马蒂亚斯·辛德勒 Matthias Sindelar,阿尔弗雷德·比克尔Alfred Bickel, 拉兹洛·库巴拉, 南多·希代古提,贝利, 古恩特·内策尔,迭戈·马拉多纳,,鲁德·古力特,齐内丁·齐达内,鲁伊·科斯塔,胡安·罗曼里克尔梅及无数人演示过的那样,永远是英格兰之痛,这一弱点也是埃里克·坎通纳,丹尼斯·博格坎普和吉安弗兰克·佐拉90年代能在英超呼风唤雨的原因)。更不用说在弗兰克·兰帕德越过门线的进球未吹造成的狂怒后,收缩这一空间的想法不得不部分让位于下半场英格兰自杀性的全线压上。
英超联赛下月烽烟再起,也许有近半球队会采用4-4-2,并不会都是沉闷的战术。这并非是由于缺乏战术上的变化,或者至少并不仅是因为缺乏战术变化:4-4-2对于在英国长大的球员来说已成为默认值;每名球员从小就浸淫其中。5人中场尽管显示了威力,但也有自身的问题,也许对于缺乏技术的球队来说问题会更明显,很难把进攻推进到前场以支援单前锋。
在最高水准以下的层面上,或许更好的方法是让球员们干他们熟悉的事。那么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了,尤其是相对预算紧张的俱乐部而言。比如桑德兰,史蒂夫·布鲁斯可能会喜欢4-2-3-1,但当他有了肯怀恩·琼斯和达伦·本特的强力组合后,再去拆散他们就没有意义了,即便这必将意味着他的中场会时而因此失控。上赛季斯蒂德·马尔布兰克移到左路内切后,桑德兰的状态明显有了提升,让桑德兰拥有了一名替补中场的同时还取得了对中场更佳的控制。
因此4-4-2 未亡,但世界杯比赛证明了过去十年里它无法登顶巅峰的趋势。
原文地址:
http://www.guardian.co.uk/sport/blog/2010/jul/14/the-question-what-next-for-442
转自GoalHi